本报记者毕若林杜元钊
5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落下帷幕。本届中部博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中部六省共签约项目406个,签约总金额4835.13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51个,签约总金额104.66亿美元;内资项目355个,签约总金额4123.44亿元人民币。
引资规模不断扩大
当前,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稳定增长,中部地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磁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部六省吸引外资1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高出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作为本次中部博览会的主办省,江西省一季度吸收外资4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3%。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以及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可见一斑。
据统计,江西省在本届中部博览会和第二届世界赣商大会上签约项目198个,签约投资总额1704.5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28个,签约投资额18亿美元;内资项目170个,签约投资额1582.15亿元人民币,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江西省副省长刘强在本届中部博览会期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部博览会中部六省投资环境推介和项目对接会上表示,日益崛起的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板块,成为中国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
在抢占新高地的过程中,企业无疑发挥了“急先锋”的作用。
成立于2006年的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2016年借壳上市,成为江西省第38家上市企业。该公司企划部经理胡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公司是原江西省电子集团公司改制引进台资后合资设立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公司年产值已达50亿元人民币。目前,公司重点发展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触控显示器件等新型光学光电子产业,并布局和培育集成电路模拟芯片产业。今年杀出了一匹‘黑马’,就是公司以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研发的产品为特斯拉提供了适用于轿车的前、后视镜等八组镜头。”胡真说。
现场签约成果丰硕
日前,作为中部博览会专题活动之一的“助力中原更出彩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举行。在签约仪式上,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及高端安防设备制造、昌升物流信息港等36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总额超294亿元人民币。
“这些项目对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不仅质量高,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而且投资金额大,大项目牵引作用突出。”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敬林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要对这些项目做好跟踪服务,让项目尽早落地、尽快见效。
一家香港上市企业的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说:“我们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签约成功,项目以通信终端、智能家居及物联网产品为基础,是一个集制造研发和品牌销售于一体的落地方案。”
当被问及为何与郑州航空港区进行合作时,该负责人表示,河南近年来在通信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发展迅速,聚集了大量优秀企业,当地的制造研发环境日渐成熟。“我们看中河南当前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在中部地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做出更大的业绩。”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投资商普遍认为中部地区在投资环境方面具备三大优势--未来的人口消费需求优势、产业转移优势、成本优势。他们对投资中部地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