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会展综合新闻

「欧洲古董博览会」深度探究中国艺术市场

发布于:2019-03-27 09:45:59

        3月16日-24日,第32届欧洲古董博览会TEFAF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开幕,展品年代跨越7000年历史,包括许多难得一见的古董艺术品。同时,TEFAF近年来不断强调其综合性展会的多元定位,吸收了更多现当代艺术画廊参展。

        TEFAF一向以丰富而珍罕的古董艺术品闻名,藏家能在这里遇见众多难得一见,甚至首次亮相市场的古董珍藏。本次古代艺术品展区呈现了来自不同文明的雕塑、器皿和首饰。其中,巴黎Eberwein画廊带来的一件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的埃及托勒密王朝时代法老面具广受关注。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藏家在今年的展会上将看到更多的现当代艺术作品。自2015年以来,TEFAF一直在尝试调整展会组成,希望在以古董艺术为核心的展会中引入更多现当代艺术。

        此外,TEFAF继续保持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于3月15日发布针对中国艺术市场的报告,剖析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

        报告将中国艺术市场梳理为4个主要阶段,分别是1992年以前、1993-2003年、2004-2011年以及2012-2018年。报告引述了文化部对中国艺术拍卖市场增长的统计数据,其中2005年和2010年艺术拍卖市场增长率均超过150%,2011年相比2004年拍卖市场总量增长超过10倍。

        报告认为,中国艺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随着中国藏家学历和经验背景的变化,西方艺术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接纳。但就现当代艺术而言,中国藏家对极简主义和概念艺术等缺少视觉和情感传递媒介的艺术作品接受度仍然不高。

        报告表示,目前中国艺术市场的关键趋势是艺博会和私立美术馆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中国私立美术馆也存在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报告中的采访显示,龙美术馆西岸馆目前每年亏损600万美元,复星艺术中心维持运营每年需要7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