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于9月1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与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国际商会国际保护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协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周立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出席大会并致辞。来自欧盟、法国、巴西、丹麦、日本、喀麦隆、索马里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领馆、商协会代表参加了大会及交流活动。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外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代表1500多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大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在大会上首次发布了《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突破10万家,从业人员规模超过110万人,2024年行业总营业收入达2940亿元,行业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升级,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版权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发布了《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评析》,精选欧盟、美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为企业“走出去”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供参考。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与巴西工业产权律师协会等6家国外商协会和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签署《知识产权服务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国际交流平台搭建、信息共享、人才培养、企业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更好服务市场经营主体。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在致辞中指出,知识产权服务业贯穿于知识产权制度运行各个环节,是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将进一步统筹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和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深化行业治理,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周立权表示,近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规模与能力“双提升”。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支柱,北京知识产权服务业多年深耕,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业优势。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周晓燕表示,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方面,我国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的审批备案,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
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国际发展态势”主题发言环节,嘉宾来自亚非欧美澳五大洲,中外嘉宾结合本土实践与全球视野分享洞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协同与资源共享、打破合作壁垒,正是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圆桌对话环节,“AI促进知识产权服务”和“国际知识产权协作:打破边界,共塑创新经济新格局”两大前沿议题引发深度研讨。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为促进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为全球知识产权生态与服务贸易的协同进步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作为服贸会连续多年深耕的专业品牌活动,以“务实成果”为核心、“国际协同”为特色,既发布可落地、可推广的政策与数据成果,更搭建跨国家、跨领域的合作桥梁,获得参会嘉宾高度认可。
大会主办单位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成果转化,建立“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完善提供“中国方案”,助力国际经贸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创新经济新格局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