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干奋进,天山南北生机勃发,处处涌动着发展建设的热潮……
2025商博会经贸合作项目签约总额4179.24亿元
记者从7月2日召开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65个,总金额4179.24亿元;展馆现场成交额18.90亿元,意向销售额32.52亿元。
本届商博会展览规模达14万平方米,创下新高,共吸引5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自治区14个地州市参展参会。境内外1800余家企业参展、1000余家企业参会,累计接待观众25.68万人次。展会期间共举办65场贸易投资促进活动、新品和成果发布活动,组织了50场时尚展示和非遗展演。
本届商博会境内外采购商及专业观众注册人数突破万人,规模超历届总和。国内展团阵容强大,中央企业和全国29个省区市的优质企业组团参展,新疆“十大产业集群”链主企业集体亮相,全面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国际参展范围持续扩大,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科摩罗、塞内加尔等非盟成员国首次参展。27个国家设立国家(地区)商品馆,汇集巴西咖啡、蒙古国毛毯等全球特色商品。
本届商博会还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首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展区。人工智能展区展出仿生人形机器人、医疗辅助康复机器人等前沿产品;低空经济展区展现重载双旋翼无人机、智航载人飞碟飞行器等创新成果;数字技术展区全景展示AI大模型、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场景。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李轩介绍,本届商博会首次打造新产品新技术首发平台,举办“小而美”经贸对接活动,举办的65场经贸促进活动突出“新、实、专、特”,围绕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际人力资源合作等领域开展精准匹配,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投资合作,助力企业高效对接全球市场。
比去年提前42天 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记者从霍尔果斯海关获悉:7月2日,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的班列从霍尔果斯口岸驶出,开往波兰。这是今年经该口岸通行的第5000列中欧(中亚)班列,较去年提前42天达到这一数字。
2016年3月19日,霍尔果斯口岸通行首列中欧(中亚)班列。9年来,霍尔果斯口岸已开通87条班列线路,可直达境外46个城市和地区,累计通行班列超4.6万列。
面对持续增长的中欧(中亚)班列,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今年5月落地实施了“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改革,实现海关与铁路数据实时互通,实时跟踪物流轨迹、班列信息,班列整体通关时效提升50%以上。
7月1日,列车在站运行状态检测识别系统开始在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试运行,这标志着“智慧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该系统利用先进技术对运行中的列车进行实时扫描,以此进行风险点检测,完成数据采集并形成相应功能,能进一步在车辆检查、列车交接风险预警、故障识别等方面提升现场作业效率。